当前位置: 案例库 / 案例详情

“一大二公,政社合一”时期(1958-1961年)人民公社“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设置模式

基本信息

案例编号

20250624TKAUGRDYKM

案例层级

农村基层建制

行政区

全国

案例类型

基层建制

专题类型

--

案例年份

1958

采集时间

2025-06-24

关键字

农村基层建制设置

案例事由

“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三级建制

“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是1958-1961年间常见的建制形态,即中央层面提出的“一般可以分为公社管理委员会、管理区(或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的实践形式之一。在全国范围来看,处于中间层级的生产大队设置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建制形态,采取这种形态的公社多为一乡一社或几乡一社。

如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六村堡乡志》载,1958826日召开人民公社成立大会,取名“先锋人民公社”。乡改为人民公社后,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随之更名,称生产大队,下设生产队(也称生产小队),全乡41个自然村,共组成32个生产大队,98个生产队其中“星光”大队由5个村组成,联丰大队由4个村组成[1]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江苏名镇·常乐镇志》载,195810月建立常乐人民公社,辖中心、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中北等23个大队、256个小队。[2]镇江市句容市天王镇《天王镇志》载,在19589月中旬,由天王、磨盘、袁巷3个乡分别成立天王人民公社、磨盘人民公社、袁巷人民公社。下旬,句容县推广黄梅大公社模式,天王人民公社、磨盘人民公社、袁巷人民公社3个公社合并成立天王人民公社(大公社)。公社办公驻地设在天王集镇。同年12月,原天王人民公社(大公社)又调整为天王人民公社、磨盘人民公社、袁巷人民公社3个公社。公社下辖大队、生产队。[3]南京市原龙都乡《龙都乡志》载,1958年,龙都乡成立龙都人民公社,变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农业生产大队,下辖生产队,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制的集体经济。新农、夏庄高级社合并为新农生产大队;永胜、永安高级社合并为永安生产大队;晶明、光明高级社合并为光明生产大队。同年禄口乡新中大队的庞家桥村(桥北边)划归龙都公社,入东阳大队;湖熟镇新塘大队的东阳圩划归龙都公社,入东阳大队。全公社共有8个农业生产大队188个生产队。[4]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王乐井乡《王乐井乡志》载,1958年国庆节前夕,王乐井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王乐井区把所辖的高级农业社全部合并为一个人民公社,把原来的6个乡为单位的高级社调整为7个生产大队,即何家墩大队(随后改名为王乐井)、石山子大队、百家井大队、赵家圈大队、孙家楼大队、官滩大队、冠庄子大队。每个大队下辖若干个生产队(俗称“小队”),生产小队由一个或几个原始的自然村(庄头)组成。全公社共有38个生产小队。每个生产队由30个至50个农户组成(石山子全村一个队,80余户)。从公社到生产队为“三级组织”。1959年,将现有的7个生产大队合并调整为6个,其中把白家井与赵家圈两大队合并为牛家圈大队。将38个生产队调整为20个。孙家楼、牛家圈2个大队各辖3个生产队,其余各大队各辖4个生产队。具体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划分组织情况如下:石山子生产大队划分为3个生产队,即石山子生产队、野湖井生产队、叶家渠生产队;何家墩生产大队划分为3个生产队,即何家墩生产队、郭家注生产队、郑家堡生产队;官滩生产大队划分为3个生产队,即官滩生产队、王吾岔生产队、田新庄生产队;寇庄子生产大队划为3个生产队,即冠庄子生产队、郭庄子生产队、狼洞沟生产队;孙家楼生产大队划分为4个生产队,即孙家楼生产队、官家东庄生产队、禹家圈生产队、贺井子生产队;牛家圈生产大队划分为4个生产队,即牛家圈生产队、赵家圈生产队、小阳沟生产队、曾家畔生产队。以上全公社共6个生产大队,20个生产队,下属79个村庄。[5]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经久乡《经久乡志》载,1958年撤销区、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公社下设大队,大队下设生产小队。经久、马道、西溪三乡及大石乡的8910三个村合并组成经久人民公社,下辖经久、合营、活龙、围墙、大堡、西溪、新营、牛郎等8个生产大队,公社驻所设经久坎。[6]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水南镇《水南镇志》载,19588月乡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公社之下设生产大队,大队之下置生产队。当时水南为前进人民公社,1959年由前进人民公社改称水南人民公社,辖荷山、松山、高中、义富、报仕塘、上村、富源、周坑、水北、上车、华山、高院、店背、沙田、西团、村背、双坑、山下、邱陂、金城、中庄、鄢陂、白果、带源24个生产大队,132个生产队。19596月,水南人民公社分析水南、西团、泸源、邱陂4个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区设置,水南区是县八区之一,辖水南、西团、泸源,高中、邱陂5个人民公社,32个生产大队。[7]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安丰乡志》载,19589月成立了邵家屯人民公社,9月改为安丰人民公社。后净渠村并入本乡,乡改为公社,将村改为大队,大队下设若干小队,每小队二十几户到几十户,一百多人到几百人,大小不等。大队设支部和管委会,小队设队委会,大队统管村内的一切事宜。[8]新乡市卫辉市太公镇《太公乡志》载,1958年太公泉乡改为太公泉人民公社,公社下辖36个大队,171个生产小队。[9]三门峡市灵宝市焦村镇《焦村镇志》在,19588月西章乡改称西章人民公社,下设王垛、孟村、西寨、梨湾原、辛庄、安头、李家坪、沟东、焦村、东村、杨家、乡观、西章、坪村、卯屯、常卯、常册、罗家、巴娄19个生产大队,129个生产队。[10]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黄金瑶族乡《黄金瑶族乡志》载,19589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公布后,县委决定撤销麻林、黄金瑶族乡建制,两乡合并建立团结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公社成立管理委员会,公社下设大队(大队下分若干个生产队)19592月,团结人民公社改称麻林人民公社。19615月,麻林人民公社析出黄金瑶族乡人民公社,成立黄金瑶族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下设大队。[11]同在邵阳市的洞口县𦰡溪瑶族乡《𦰡溪瑶族乡志》载,1958年成立𦰡溪瑶族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不复存乡、村;人民公社下设超美、超英、火箭、跃进、卫星、红旗、先锋7个生产大队,下设生产小队70个。[12]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辛庄乡《辛庄乡志》载,19588月,实现人民公社化,成立12个人民公社。辛庄乡改称辛庄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所辖村改称生产大队,人民公社辖生产大队,大队分生产小队。[13]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湖村镇《湖村乡志》载,19581月,撤区并乡,全县合并为四个镇、26个乡。湖村、店上两地设乡。同年10月,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一乡一社,并改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制。[14]南平市建阳区书坊乡《书坊乡志》载,1958年底,全县成立人民公社,下设大队。公社设社长和副社长,大队设大队长。书坊乡辖区当时分为书坊、钱塘、贵溪、水北与花园岭5个大队,同属麻沙公社。5个大队下设45个生产队。[15]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老城镇志》载,19589月澄迈县成立“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建立金江、加乐、瑞溪、白莲、中兴、福山6个公社,下设生产营、生产连、生产排。设立公共食堂,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白莲公社由白莲乡、美亭乡组合。1959年底销公共食堂和公社生产营,生产连改称生产大队,生产排改称生产队,移并大村中的小村庄,迁归原址。[16]



[1] 六村堡乡志编纂委员会.六村堡乡志[M].陕西秦光印刷厂印刷,1996.

[2] 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江苏名镇·常乐镇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杜,2022.

[3] 张世军.天王镇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

[4] 龙都乡志编纂领导小组.龙都乡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5] 王乐井乡志编纂委员会.王乐井乡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

[6] 经久乡志编纂领导小组.经久乡志[M].2006.

[7] 水南镇志编纂委员会.水南镇志[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15.

[8] 安丰乡志编纂委员会.安丰乡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9] 汲县太公泉乡编写组.太公泉乡志.

[10] 三门峡市灵宝市焦村镇志编纂委员会.焦村镇志:1909-2019/[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21.

[11] 黄金瑶族乡志编纂委员会.黄金瑶族乡志.

[12] 洞口县𦰡溪瑶族乡新编乡志编纂委员会.𦰡溪瑶族乡志.

[13] 井陉县辛庄乡志编纂委员.辛庄乡志.

[14] 福建省宁化县湖村乡志编纂组.湖村乡志.

[15] 郑顺莲.书坊乡志

[16]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志编纂办公室.老城镇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6.


基层与地方治理数据库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