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与地方治理数据库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
“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体系时期(1958-1983年)人民公社党组织
案例编号
20250627SOOEBGKEUF
案例层级
农村基层建制
行政区
全国
案例类型
基层建制
专题类型
--
案例年份
1958
采集时间
2025-06-27
关键字
农村基层建制设置
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王乐井乡《王乐井乡志》载,公社党委会由书记、副书记、委员若干人组成,为中共盐池县委的下属组织,下设办公室(设主任、秘书)、组织部(设组织干事)、宣传部(设宣传干事)、监委(设监察干事)、共青团委(设团干事)、妇联(设妇联干事)。1960年11月,根据县委通知精神,公社开始“精简机构,紧缩编制,精简干部”。公社党委编制定为6人:书记1人、副书记1人、秘书1人、监组(监察、组织)委员1人、宣教(宣传、教育)委员1人、青妇(青年、妇女)委员1人[1]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共和镇《共和乡志》载,第一届党代会于1958年10月召开,选举赵洪凯同志为书记,袁文标、万立正、黄爱邦同志为副书记。第二届党代会于1960年4月5日召开,万立正当选为书记,汪玉清、袁文标、赵建才、赵长顺、颜洪顺和刘福六当选副书记,委员有刘殿珠、卢连喜、刘序高、钱怀政、王学余、万方、费守仁、赵可俊、席元英(女)、雍国英(女)。第三届党代会于1961年3月22日召开,选举严美田为第一书记,张学玉为书记兼社长,徐华(女)、钱怀政为副书记,委员有王学余、费守仁、刘序高、于广祥、万方、赵可俊、刘殿珠、周士勤、雍国英(女)。第四届党代会于1963年2月6日至13日召开,选举严美田为书记,张学玉、周国余、赵建才、汪玉清为副书记,委员有王学余、赵可俊、费守仁、于广祥、万方、徐华(女)、刘殿珠、刘序高、钱怀政、周士勤。第五届党代会于1966年元月份召开,会议选举史如生为书记。第六届党代会于1970年2月份召开,会议选举桂大法为书记,副书记3名,委员5名。第七届党代会于1982年元月18日至19日召开,会议选举邓德兴为书记,周祥林、李文银为副书记,刘志高、刘士富、袁夕琢、刘士俊为委员,并选出17名代表出席县党代会。[2]常州市遥观镇《遥观乡志》载,1958年10月建立中共遥观公社委员会,由九名委员组成,分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二人,宣传、组织、工业、农业、商业、生产等委员。1959年8月改选公社党委,并成立党委常委会,由王敏声、吴建平、叶光华、金兆清四人组成。1959年10月县委组织部任命金保霖为本公社党委第二书记,同年11月第一书记王敏声调县工作,金保霖就任公社党委书记。1963年4月,召开公社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公社党委委员九人。1968年9月,成立公社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七人,设核心领导小组组长一人。1971年3月,撤销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恢复中共遥观公社委员会。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一人,党委委员七人。[3]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街道《大明宫乡志》载,1958年8月“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立,公社党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2人,组织千事、宣传干事、武装干事、党委办公室文书各1人。1961年公社机关人员增加到35人。其中公社党委书记1人,副书记2人,组织干事、宣传干事、党委办公室文书、纪检干部、武装干部等共8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深入,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公社机关机构相应增加,人员增多。1979年公社党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2人、宜传干事1人、组织干事2人、妇联主任1人、团委书记1人。[4]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湖塘乡《湖塘乡志》载,1958年5月11日,燕山区在公社会场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425人,选举出席县党代会代表26人,选举了中共燕山人民公社委员会,由朱清生任书记、鄢福礼、陈德贵、曾海根任副书记,委员13人。1965年、药湖、湖塘两社合并,湖塘公社召开第三次党员代表会选举。1968年,圳头、湖塘、田南三社合并为圳头公社。1970年10月28日,在圳头公社大礼堂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25人,选举出席县党代会代表,成立了中共圳头公社委员会,选举蔡金根任党委书记、熊兴水、周国源为副书记,委员7人。1978年5月18至20日,中共湖塘公社召开第五届党代表,选举产生中共湖塘公社第五届委员会和出席县党代会代表。刘经志任党委书记,陈德贵、胡谨诚、熊兴水、李裕春任副书记。1980年9月14至16日,中共湖塘公社召开第六届党代会,1981年7月9至11日,续本社第六届党代会,选举产生中共湖塘公社第五届委员会,刘经志任党委书记,游子长、熊兴水、李裕春任副书记,委员9人。[5]
天津市西青区王稳庄镇《王稳庄乡志》载,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党委会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委员若干人,下设政工组(或办公室)和监察委员会。政工组(或办公室)协助党委会办理各项中心工作与办理组织建设与整顿,党员的统计与管理,干部工作,党的宣传教育,党员的思想管理等等。政工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l至2人,成员若干。组长由党委会委员兼任。党的监察委员会和社务监察委员会合一,负责党内和行政的监察工作。监察委员会设书记1人,委员若干。书记由党委会副书记或委员兼任。中国共产党王稳庄人民公社第一次代表大会1961年12月中旬在王稳庄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王稳庄人民公社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5名,赵桂、李相春、芦绍忠、边同海、杨万来、刘立章、廉玉琨等7人为常务委员,赵桂馥为书记,李相春、芦绍忠为副书记。1966年9月11日至13日,王稳人民公社召开第二次中共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高来林、于学声、王兰(女)、孟繁华、牛树森、李风祥、韩庆臣、李彩云(女)等人组成的党的委员会,由高来林任书记。会议选举产生王稳庄公社党的监察委员会,书记高来林,委员于学声、王兰(女)。中国共产党王稳庄人民公社第三次代表大会1971年1月20日至22日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王稳庄公社第三届委员会,高来林、赖福昌、王培植、于学声、王金然、孙国政、牛树森、郭福海、孙学铭、陈长发、张同英(女)等11人为委员,书记高来林,副书记赖福昌、王培植。[6]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原双台乡《双台乡志》载,中共双台公社第二届党代会于1963年9月1日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双台公社第二届委员会,袁凤奎为书记,李学忠、魏福贞为副书记,崔功述为组织委员,梁钦顺为宣传委员,王廷、刘诗书为委员。中共双台公社第三届党代会于1970年12月30日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党委会,翟兆纯为书记,牟坤贞、董明礼为副书记,魏福贞为组织委员,王文汇为宣传委员,陈相生、杨绍增、马龙华、孙万田、邰效仁、候延胜、刘存五、刘素兰为委员。中共双台公社第四届党代会于1973年1月13日召开,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委员会,翟兆纯为书记,董明礼、牟坤贞、王效孔为副书记,魏福贞为组织委员,徐连让为宣传委员,陈相生、陈修治、徐立江、徐成学、马龙华、邰效仁、侯延胜、张振福为委员。中共双台公社第五次党代会于1977年2月8日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党委会,赵学辉为书记,董明礼、齐永怀、隋明善为副书记,肖少堂、张志瑞、翟绪文、孙继胜、管其富为常委,吕洪波、徐连让、齐明修、徐利江、宋文真、宋兰之、马龙华、邰效仁、张振福、侯延胜为委员。中共双台公社第六次代表会于1979年1月6日召开,选举产生了第六届党委会,董明礼为书记,傅志坤、孙继胜、柳光彩、齐武泉为副书记,傅学俊为组织委员,吕洪波为宣传委员,赵秋田、徐连让、徐立江、张志踏、管其富、翟绪文为委员。中共双台公社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80年12月13日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党委会,董明礼为书记,柳光彩、方武泉、赵秋田为副书记,徐成江为组织委员,吕洪波为宣传委员,马泮亮、姜其汤、徐连让、徐光明、齐素英为委员。[7]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新街回族乡《会泽新街回族乡志(1944-2007)》载,1958~1962年由联合、龙潭两个乡合并成立龙凤公社,由者海区辖,以濯乡划为待补区辖。公社设党委书记、副书记,公社党委委员7人,书记彭传本,副书记张开宗、付加全,委员为虎庆开、高正万、徐兴洪、马敏快、赵兴品、张启双、马存花。1963~1965年,恢复为7个小公社,公社设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联合公社党总支书记马敏快、虎庆开(1964年6月)、保世林;撒兴安、张开宗(1964年6月)任龙凤公社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张建良,1962年1月虎庆开任副书记;凤凰公社党总支书记撒兴安;新发公社党总支书记龚怀敬,副书记顾外有;以濯公社党总支书记毛朝良,副书记黄正品;发落公社党总支书记刘朝云,副书记蒋有宗;瓦岗公社党总支书记王永常。1965年6月,经中共曲靖地委批准,成立中国共产党会泽县龙风区委员会,辖联合、龙风、以濯等3个公社,成立党委及党总支,18个大队党支部,联合公社党委书记保世林,副书记付加全;龙风公社党委书记张开宗;以濯公社党委书记平朝良,副书记刘朝云。1968年12月,经中共曲靖地委批准,成立龙风区革命委员会,辖联合、龙风、以濯等3个公社革命委员会,20个大队革命委员会。联合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保世林,副主任何永佐、柴有昌;龙凤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张开宗,副主任蒋风宗、撒兴安;以濯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徐文礼,副主任刘朝云、锁志全。1970年,撤区并社,龙凤区更名为新街公社。公社革命委员会由10人组成,书记、主任撒玉升,副主任张开宗、李金华、王庆华、代国美,委员保世林、蒋开宝、锁志全、张体顺、彭贵和。1971年11月,经中共曲地委批准,召开党代会,建立中国共产党会泽县新街公社革命委员会,辖14个大队党支部,3个机关支部,书记谢有昌,副书记代国美、张开宗。1972年1月29日,中共新街公社党委由10人组成:谢有昌、代国美、张开宗、李金华、蒋定宗、徐文礼、李德清、邓文仓、马武兰、杨顺芬。1973年1月至1975年1月,中共新街公社党委由13人组成,书记代国美,副书记张开宗,委员马贵山、李金华、王庆华、蒋定宗、徐文礼、邓文仓、马武怀。1975年9月至1977年9月,中共新街公社党委由14人组成,书记马敏快,副书记张开宗,委员王庆华、李金华、王开金、任正聪、李正富、马武怀、朱桂珍、李德清、杨顺芬。1977年9月至1981年3月,中共新街公社党委先后由18人组成,党委书记营延俊,副书记张开宗,委员马贵山、王开金、任正聪、李正富、马武怀、朱桂珍、周忠良、徐文礼、蒋定宗、马礼清、王朝升、胡光照、马武兰。1981年3月至1984年2月,中共新街公社党委由12人组成,书记马礼清,副书记胡光照、马武兰。[8]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原平水镇《平水乡志》载,1960年1月29日在平水公社所在地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会上选举19名党委委员,黄明庚当选为第一书记,黄道发当选为常务书记,龙成生、颜梦祥当选为副书记。1970年11月14~17日在平水公社所在地(黄沙铺)召开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13名党委委员,廖福生、刘隆元分别当选为正、副书记。1976年12月2~4日在黄沙铺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会上选举15名党委委员,陈运生当选为书记,张振斌、蓝土生、谭堪行当选为副书记。[9]同在茶陵县的思聪街道《思聪乡志》载,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61年3月3日在公社驻地彭家坳召开。大会主要议程:(一)听取杨慎芝代表上届党委作题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报告;(二)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第二届党委会成员11人,杨慎芝为书记,刘回元、韩天踢、刘冬兰(女)为副书记,龙理苟为组织委员,谭桂祥为官传委员,谭寿仔为监察委员,谭奇生、李吉仔、颜三德、周祯菊、刘发庆为委员;(三)会议选举了中共思聪公社监察委员会,韩天锡为主任、谭奇生为副主任,龙里苟、颜三德、李吉仔为委员;(四)选举出席县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代表5人。后来,这届增补书记曾寿畴、陈忠志,副书记刘回保、张正恕,组织委员洪俭徕,委员高章淼、谭吉运、林九英。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70年11月在公社驻地彭家坳召开。大会主要议程:(一)陈忠志代表上届委员会作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贯彻落实中共全国九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搞好斗、批、改”的工作报告;(二)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本届党委会成员11人,陈忠志为书记,高章淼、谭吉运为副书记,尹庚仔为组织委员,谭新仁为宣传委员,邹玉元为监察委员,委员有龙长生、谭俭徕、谭六生、龙转苟、谭玉娇;(三)选举出席县第三届党员代表大会代表5人。后来,这届增补书记高章淼,副书记吴根连、李段平、龙长兴、颜运祥、邹玉元,委员有陈黑皮、谭冬发。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76年12月10日在公社驻地唐家坳召开。会议主要议程(一)高章淼代表上届党委作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进行到底”的报告;(二)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成员13人,高章淼为书记,谭新仁、李段平、颜运祥、邹玉元、龙长兴为副书记,陈春仔为组织委员,刘晓昌为宣传委员,尹庚仔为监察委员,委员有陈黑皮、龙长生、陈忠南、刘海龙、谭秋娇、谭六生;(三)选举出席县第四届党员代表大会代表5人。后来,这届增补副书记有尹秋娥、刘晓昌,组织委员刘湘,宣传委员雷金武,武装委员吴孝生。[1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江堤街道《江堤乡志》载,1958年原江堤乡改属“政社合一”的先锋人民公社(是年8月,江堤乡已划归武汉市郊区管辖),原中共江堤乡总支部委员会随之更名为中共武汉市郊区先锋人民公社委员会。该委员会设第一书记1人、第二书记1人、副书记4人、委员5-7人,无内设机构。下辖6个支部委员会。1959年3月原中共先锋人民公社委员会更名为中共武汉市郊区汉桥人民公社委员会,原第一书记、第二书记、副书记及委员未变,仍无内设机构。同时成立中共武汉市郊区汉桥人民公社江堤管理区总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各1人,无内设机构,下辖6个支部委员会。1960年7-9月中共武汉市郊区汉桥人民公社委员会更名为中共汉阳人民公社汉桥分社委员会,第一书记、第二书记、副书记及委员未变,9月中共汉阳人民公社汉桥分社委员会第二书记称谓改为第一副书记。1961年5月原江堤管理区改为江堤人民公社;6月原中共汉阳人民公社汉桥分社委员会改为中共汉阳区江堤人民公社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各1人,内设秘书1人,下辖支部21个支部委员会。1964年8月江堤人民公社再度划至汉桥区,中共江堤人民公社委员会随之更名为中共汉桥区江堤人民公社委员会,设书记1人,副书记2人,内设秘书1人,下辖22个支部委员会。1968年9月江堤人民公社成立革命委员会,中共江堤人民公社委员会设置未作变更。1970年12月汉桥区革命委员会整党建党小组批准成立中共江堤人民公社基层委员会,设书记1人,副书记3人,内设秘书1人,辖22个支部委员会。1975年2月江堤人民公社随汉桥区并入洪山区,原中共江堤人民公社基层委员会随之更名为中共洪山区江堤人民公社委员会,设书记1人,副书记2-4名,内设调研室,配秘书1人、机要员1人。1978年调研室更名为党委办公室,设副主任、秘书、机要员各1人,下辖支部委员会25个。[11]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原北蝉乡《北蝉乡志》载,1961年10月在北蝉中心小学(原都总管庙)召开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47人,选举产生中共北蝉公社第一届委员会10人。1963年1月在北蝉中心小学(原都总管庙)召开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44人,选举产生中共北蝉公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0人。1972年4月,在北蝉公社礼堂召开第三届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61人,代表全社272名党员。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金松年代表公社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所作《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前进》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北蝉公社委员会委员9人。1980年12月,在北蝉公社礼堂召开第四届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48人,代表全乡398名党员。大会听取和审议通过叶国洋代表第三届党委所作《加强党的领导,为建设兴旺发达的新北蝉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北蝉公社委员会委员7人。[12]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司前乡《司前乡志》载,1960年3月13~15日召开司前公社第二次党员代表暨社员代表大会,会议历时3天,大会选举公社党委委员12人,其中何玉贵、郭天宝当选第一书记和书记,吴中桂、翁映璧当选副书记,同时选举出席中共光泽县第一次党代会代表18人。1970年9月11~13日司前公社召开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共70名,大会选举李金生、李端、朱荣元、余忠穆、张赞廷、张仁富、陆清茂、李雅志、毛金等9人为公社党委委员,选举李金生为公社党委书记,李端、朱荣元为副书记,并选举出席中共光泽县第二次党代会代表21人。1978年3月司前公社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参加会议代表有75人。在这次大会上,陈仕良当选公社党委书记,黄辉达、吴佩玉、苏观仁当选副书记,选举出席光泽县第三次党代会代表32人。[13]莆田市仙游县石仓乡《石仓乡志》载,1958年9月,成立麦斜人民公社委员会,有公社党委书记、副书记、秘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武装部部长等。1961年12月,石苍从麦斜人民公社划出,成立石苍人民公社,配设公社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武装部部长等。1970年7月,成立石苍公社党的领导小组,后改称为党的核心小组,行使公社党委职权。1971年9月,石公社革命委员会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恢复党委会,撒销党的核心小组。党委会配设公社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武装部部长。[14]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半壁山镇佛爷来村《佛爷来村志》载,建立公社党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1一2人,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军事部、监委会、党委办、团委、妇代会。[15]
(二)生产大队党总支部(党支部)
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王乐井乡《王乐井乡志》载,生产大队党的组织称“总支”。1961年8月,县委组织部[1961]104号文件通知,根据党章46条第3款规定,各大队党员均不足50人,不宜设立总支部。故决定,生产大队一律设立党支部,生产队设立党小组。党员组织生活统一由支部布置,这一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大队党支部委员任免由公社党委研究提名,报县委组织部批准决定。[16]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海中村《海中村志》载,1961年,公社管理体制改变,核算单位下放到大队,小宁海管理区分为7个生产大队,海中大队成立,苟玉香任海中大队党支部书记,苟华林任副书记。1962年夏苟玉香离任,海中大队暂无书记。1963年6月,区下设公社,原小宁海管理区改为小宁海公社。1963年秋,苟志远任海中大队党支部书记,海中大队党支部隶属于董集区委和小宁海公社党委领导之下。1966年7月董集区分为董集公社和胜坨公社,原小公社取消,胜坨公社成立,机关设在小宁海,海中大队党支部隶属胜坨公社党委领导,苟志远仍为海中大队党支部书记。1968年冬,海南、海中、海北3个大队合并为小宁海大队,1970年苟象勋、苟荣甫分别任党支部正副书记。1972年小宁海大队又分为三个大队,海中大队由李子勋任党支部书记,1973年,海中大队党支部换届,李子勋任党支部书记,苟玉贵任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0月~1979年10月,海中大队党支部书记由张爱然担任,苟增祥任副书记。1979年10月~1986年10月党支部书记由苟繁荣担任,苟增祥任副书记。[17]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院头镇院头村《院头村志》载,1961年初院头大队党支部根据公社换届规定,支部采用无记名投票选举形式,朱国庆、杨桃小、秦廷小、朱玉顺韩伏太当选,五位委员中由朱国庆任支部书记,杨桃小任副书记。1963年初院头大队党支部换届选举,本届选出五位委员:韩伏太、米代群、杨桃小、朱玉顺、朱兴,书记由韩伏太担任,副书记杨桃小。1965年6月院头大队开始换届选举,本届支部选出支委:杨桃小、朱国庆、朱玉顺、韩伏太、米开连5位委员,杨桃小任支部书记,朱国庆任副支部书记,其他三人任委员。1968年10月新一届支部改选,支部书记朱国庆,委员杨桃小、朱国昌、韩建喜、李桃妮,组成了新一届支部,延任至1975年12月。1976年1月至1981年12月,换届,韩建喜任支部书记,朱国庆任副书记,委员:韩同喜、朱国安、米开连。1976年6月,河因修水库移民,部分村民落户院头,补充陈不俊副书记,本届支部六人组成。1982年1月至1983年10月,支部换届,秦廷小任支部书记,陈不俊任副书记,委员:杨桃小、米秋喜、时占增。[18]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潦里村《潦里村志》载,1958年9月,洞庭人民公社成立,农村中党的基层组织开始健全。1959年,红星大队党支部党员12名,书记郑兴根,支委柳庚辛、叶福林、盛玉林。1961年9月,撤市镇管区,恢复红星大队建制,建中共红星大队支部委员会。党员12名,书记郑兴根,支委叶福林、柳庚辛。1963年8月,大队党支部改选,党员22名,书记叶福林,副书记郑兴根,支委金和根(组织)、柳庚辛(宣传)、薛呆大(监察)。1969年9月,洞庭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整党建党领导小组,同意红星大队革命委员会整党建党领导小组恢复大队党组织、建立红星大队革委会党支部。党员21名,书记郑兴根,副书记徐生男、委员郑林根(组织)、薛呆大(监察)、郑如珍(宣传)。1969年2月,红星大队革委会党支部改选,党员25名,书记郑兴根,副书记叶福林,委员郑林根(组织)、金和根(宣传)、李连根(纪检)。1973年3月,红星大队革委会党支部改选,党员22名,书记郑兴根,副书记徐生男,委员郑林根(组织)、薛呆大(监察)、郑如珍(宣传)。1975年3月,红星大队更名为高田大队。6月大队革委会党支部改选,党员22名,书记郑兴根,副书记徐生男,委员郑林根(组织)、薛呆大(纪检)、郑如珍(宣传)。1979年6月,撤销大队革委会党支部,建立高田大队党组织。党支部改选,党员23名,书记郑兴根,副书记徐生男、委员郑林根(组织)、薛呆大(宣传)、郑如珍(纪检)。[19]
(三)生产队党小组
第二个《六十条》规定,“在公社党委、生产大队党总支部(党支部)下于生产队一级设置党小组,领导生产队的各项工作。”实际中也正是如此,人民公社的党组织体系强化过程中,部分地方在生产队层面设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这一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公社内部的党建网络。[20]
[1] 王乐井乡志编纂委员会.王乐井乡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
[2] 洪泽县共和乡人民政府.共和乡志
[3] 遥观乡志
[4] 大明宫乡志.1997
[5] 湖塘乡志
[6] 王稳庄乡志
[7] 双台乡志编纂组.双台乡志
[8] 保明航.会泽新街回族乡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9] 茶陵县平水乡志编纂领导小组.茶陵县平水乡志.19951
[10] 茶陵县思聪乡志编纂领导小组.茶陵县思聪乡志.1994
[11] 江堤乡志编纂委员会.江堤乡志[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12] 北蝉乡志
[13] 司前乡志编纂委员会.司前乡志[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21.
[14] 石苍乡人民政府.石苍乡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
[15] 陆晓明.佛爷来村志
[16] 王乐井乡志编纂委员会.王乐井乡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5.
[17] 海中村志编纂委员会.海中村志[M].济南:黄河出版社,2010.
[18] 杨爱萍.院头村志,2023.
[19] 潦里村志编纂委员会,杨维忠.潦里村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22.
[20] 鲍旭源.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功能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4.
基层与地方治理数据库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